一、從業觀:勤奮敬業就是為自己的人生打造品牌
為企業敬業就是為自己立身,不敬業就是游戲人生。要把自己當做一項事業來經營,每個人都是自己事業的老板。成功的人有不同的成功方法,但共同的基本特征就是勤奮執著、愛業敬業。
二、責任觀:對工作負責,不負于事;對人負責,不負于心;對自己負責,不負一生。
責任是社會對每個人的一種人生考驗,當一個人在生活中承擔起某種責任時,他的生活才賦予價值。小到對家庭盡責任,對個人工作盡責任,大到對團隊負起的責任,對企業負起的責任,對國家負起的責任。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大,生活賦予他的意義就越大,社會給他量化的價值就越高。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內容都分解成某種責任來履行時,他的生命里就充滿了昂揚向上的激情。一個不能承擔責任的人,無異于行尸走肉。
三、規矩觀:人必須有規矩意識,才能融入社會;
自然規律是規矩,社會習慣是規矩,規章制度是
規矩,懂得規矩,守住規矩,才能守住人生。
1、規矩是一種原則
比如企業的制度就是內部的“法律”,具有強制性,員工必須遵守,才能保障公司有序、規范運行。同理,人人遵守社會各種規矩,才能保障社會秩序的有序運行。唯有堅守規矩,才能贏得別人的敬重信服。
2、規矩是一種自律
“能克己方能成己”,事事講規矩,時時守規矩,讓自己內心有敬畏、不放縱,有立身處世的底線。
3、規矩是一種修養
從小時、從小事培養規矩意識,就能養成很好的品格,比如吃飯、夾菜、待客、說話等等民間老理兒,從小養成習慣,那就是教養。
三、團隊觀:個人發展離不開團隊,團隊精神就是協作精神
1、團隊歸屬感:個人發展離不開團隊,個人成長離不開平臺,每個人都愿意歸屬于一個優秀的群體,這是人的天性?,F代社會最大的社會特征:分工協作。任何組織沒有團隊,就做不成大事;任何個人不加入團隊,就沒有成長平臺,只有團隊才能制勝。
2、團隊榮譽感:熱愛團隊、關心團隊、自覺為團隊盡義務、添光彩、爭榮譽,沒有這種榮譽感就是還沒有融入團隊。
3、團隊精神,就是協作精神,就是大局意識,就是服務觀念,優秀團隊一定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共同使命感。
4、融入團隊:一定要遵守團隊規則,遵守規則才能協調一致;要學會欣賞別人,會欣賞別人,才能融入團隊;會欣賞別人,才會激勵自己進步。
5、團伙是團隊的大敵。
五、誠信觀:誠信是立品之本
人無信不立,一個人塑造自己人生品牌的過程實際就是信用的積累過程。郭梓林先生說:誠信就是忠誠與信用,忠誠是公德,是為他人的利益考慮。信用是私德,是為自己的未來考慮。二者互為因果,密不可分。沒有忠誠做事的前提就不會有個人信用的確立,沒有個人信譽就不會成就人脈網絡。所以說,誠信是人生的大智慧,是財富,是力量,人一旦擁有信譽品牌,就可獲得長期的人生收益。
六、學習觀:善于學習,才不會落伍
1、人可以離開學校,但終生不可離開學習。
2、一個人進步快慢,主要取決于他的再學習能力。
3、要有歸零的心態,任何成功的既往都可能是過時的包袱。
七、溝通觀:溝通是人的第一技能(大北農觀點)
矛盾的產生,往往50%在于誤會,50%在于自我修養不夠,請勿把傳言當事實,積極坦誠的交流溝通,是化解矛盾、增進了解的最有效方法。
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,提高人的素質,處理人際關系,調動人的積極性、創造性就是靠交流與溝通,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,讓各種工作都自豪,哪怕是擦地板。
八、成長觀:堅定的信念+不懈的努力,就是收獲人生的兩把鐮刀
1、立志做優秀的人:成長是一種有意為之的行為,不是潛意識的成長,也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。(俞敏洪語)
沒有人不向往高質量的生活,但高質量的生活一定是高質量的工作換來的。人的一生很漫長,青年階段最重要,青年時期有什么志向,下多大功夫,與自己較多大勁,往往就決定了一生的命運。
拿破侖·希爾說: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的區別,只有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這一細微區別,但正是這一點點區別,決定了二十年后兩個人生活的巨大差異。積極的心態會促使你激情澎湃,干什么都干得起勁,能挖掘自身的最大潛能去努力拼搏,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。
2、有腳踏實地的目標
選擇加入企業,就應該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公司的發展之中,選擇自己在公司能干什么?可干什么?是合適干市場還是適合內部工作,適合走技術路線還是適合管理路線?適合什么就確立自己的成長目標,然后把目標細化為每一步腳踏實地的行動,每天都實現一點,每天都進步一點,用最笨的方式打牢基礎。
3、正確對待批評與自省自律
一棵樹長了多余的枝杈,只有及時修剪,才能長成棟梁之材。一個人有了缺點毛病,只有敢于正視,誠懇接受批評,才能迅速成長起來。同時,還要敢于解剖自己,孔子曰:吾日三省吾身。常常反思,看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,善于反思的人進步就非???。
4、委屈與挫折
人生百態,看不開委屈失敗。
工作中、生活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應是常態,世界上哪有什么絕對公平!如果一個人受點委屈就受不了、就發脾氣、泄私憤,與他人過不去;或者自我較勁,內心痛苦不堪,胡思亂想、萎靡不振,將自己弄得個祥林嫂一樣,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。
要學會在工作與生活中慢慢練功堅強,學會不讓壞情緒擾亂你的生活,學會一笑置之。多儲備一些陽光在心里,告別矯情與懦弱,自己引導自己,不牢騷、不抱怨、不自欺,在“傻乎乎”的寬容中超然向前。
經歷失敗是走向成功的一道過不去的坎。應把困難和挫折看成你成功的陪練,要知道不經歷磨難的成功就算不上真正的成功;要知道努力奮斗有可能失敗,但不努力奮斗便是最大的失敗。要讓成功的欲望永遠浸透你的人生目標。只為成功想辦法,不為失敗找理由。
古來有成就者無不倍受命運的折磨,歷經挫折與磨難,但他們總善于找到生命的支點,闖出艱難,造就成功。人人都有失敗,不同的是,強者的可貴在于失敗后的奮起,懦夫的可悲在于失敗后的頹廢,強者永遠在自身找突破,懦夫總在抱怨中求解脫。
5、每個人的未來都是由自己的努力程度決定的
成功沒有捷徑可走,一個人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年的主動積累的。不要只羨慕人家成功的榮耀,更應該品味人家為成功而付出的艱辛。沒有長期主動的付出,就不會有一朝的成功。
要切記浮躁、虛幻,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、可干什么、從哪做起,要在大的奮斗目標指引下一步步扎扎實實的先落實階段性小目標,擴充人生積累,夯實成功基礎。
九、利益觀:個人才能奉獻公司,公司財富哺育個人,用高質量的工作贏得高品位的生活
1、能力的積累比薪酬收入更重要
工作的報酬實際有兩種:一種是薪水酬勞,另一種是通過工作而獲得知識與經驗。從個人的長遠利益來看,第二種收獲的價值遠遠大于第一種,因為錢可以花掉,而能力永遠附著于你,是你取之不竭的金礦,多積累知識與經驗,不斷存入人生銀行,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,它是每個人最厚重的生存資本。如果你將自己的目光只停留在工資袋上,給多少錢干多少事,就是對自己的前途不負責。
2、正確對待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
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從本質上說是一致的,是大河與小河的關系。一旦發生沖突時,要以公司利益為重,要舍得犧牲自己的眼前利益,要知道只有維護公司利益,個人利益才有最終保障,只有保障公司健康快速發展,個人利益才能長遠。
3、收入磊落 交易光明 廉潔自重 立業奉公
收入是對工作和成果的評價,是對才能和勤奮的認可。謀取不正當收入,是對企業的不忠,是對人格的玷污。陳惠湘說:信用就是人生資本。天底下容易掙的錢是金錢,只要你有力氣有技能就行;最難掙的是信譽,掙信譽靠品質、信念和素養,掙信譽要付出、要投資,但信譽就是人生資本,是人生品牌,掙得后就可能躍上更高層次的生存平臺,古人說得好:小勝以智,大勝以德。
4、提倡奉獻與分享,要有不求回報的付出
只有投入自己滿腔熱忱,勇于奉獻,有不求回報的付出,才能將工作做到優秀,才能得到重視與尊敬,成為企業的金牌員工。提供超出報酬的服務與努力,就是自己為自己搭建向上的階梯。
5、用高質量的工作贏得高品位的生活
如果公司不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,社會不需要我們;如果員工不提供有價值的勞動,公司不需要我們。不要只想公司為我們做了什么,要先問問我們自己為公司做了什么。追求高品位的生活,首先要有高質量的工作。高質量的工作是愉悅的,是激情奔放的,是高品質的生活不可或缺的。(蒙牛:人不要擔心地位不尊貴,而要擔心道德不高尚,不要恥于待遇不豐厚,而要恥于知識不淵博。)